1月26日上午10时,由泰尔终端实验室和我爱音频网联合举办的《欧盟充电接口CE新规发布,消费音频产品迎升级潮》直播于线上举行,本次直播主要为大家分享介绍欧盟CE-RED指令以及本次修订指令将会影响到的厂商。欧盟CE认证是针对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开展的强制性测试与认证。 欧盟于2022年12月7日发布了关于通用充电的修订指令,该指令主要内容是要求智能手机,平板电脑,无线耳机等13类无线设备统一使用USB Type-C接口。 同时必须支持USB PD快充协议,实现快速充电。 此修订指令一经颁布,便引起国内相关产业的广泛关注。
本次直播邀请到了中国通信院 泰尔终端实验室的USB技术部主任魏明先生进行宣讲,魏明是USB IF认证实验室负责人USB IF认证授权工程师,从事USB IF兼容测试认证相关工作15年,参与BC1.2,YDT,1591,Type-C及PD等多项测试规范和测试工具开发工作,拥有丰富的USB产品认证测试及调试经验。
赋能产品升级,欧盟发布充电接口新规
直播初始,魏明首先谈到了此次会议将主要围绕欧盟Common Charger指令分为:指令内容、测试内容、注意事项,以及相关问答四个板块。关于该指令的测试已经开始有一段时间,魏明先生已有部分注意事项想要与大家分享,同时对于一些收集到的相关问答,也能够很大程度上解答与会观众的疑惑。
魏明将欧盟Common Charger指令的发展围绕各个关键时间点形成了发展表,Common Charger提案早在19年底就已出台,旨在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,统一USB-C接口;到了2022年年底,欧盟颁布相关修正指令,规定13类电子设备需要满足相关需求,并在24年底正式实施;而在全系支持USB-C接口的iPhone 15发布后,对于相关产业及指定都进行了进一步的促进。
在指令推出之前,市面上的各类充电器规格不一,欧盟Common Charger修订提案指出建议将USB-C接口成为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等13类设备的标准充电接口,并在19年将市面上的设备接口基本都统一为了USB-C接口,让消费者不必再购买不同规格的充电器,大幅减少了电子垃圾的产生,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。
魏明还谈到,欧盟Common Charger指令之所以被称之为指令,是因为其是基于欧盟CE认证下属的指令,而CE认证是一种安全认证标志,可简单理解为厂商的产品如果想要销往欧盟市场,那么满足这个CE认证相关要求是必要的,这同时还是一项严格的法规要求。
CE认证根据不同技术与不同产品,又能细分为其它内容,如RED 便是细分出针对无线电设备进行规范的指令,其主要关注安规安全Safety以及电磁兼容和频谱相关的要求,而上文提到的13类电子产品除了满足RED原本的要求,还需要符合相关Common Charger要求。
旨在减少电子资源浪费,Common Charger三大要求
魏明将指令分为了三大块,第一条:13类电子产品,必须要使用USB type type C接口来进行充电,并且接口必须满足62680-1-3的标准;第二条则是如果电子设备能够支持大于5V,或者是大于3A或总功率大于15W以上的这种快充模式的话, 那么电子设备必须支持62680-1-2的标准,也就是USB PD规范;最后一条中,指令明确指出需要解绑充电器,即销售商或设备商在销售电子产品时,需要提供不捆绑销售充电器的版本,让消费者能够更好的使用手里的Type-C充电器或PD充电器。
那么指令当中,受影响的13类设备都有哪些?哪些跟音频产品相关?从名称上看,可分为手机、平板电脑、数码相机、头戴式耳机、带麦克风的头戴式耳机、手持游戏机、便携式音响、电子阅读器、键盘、鼠标、编写导航、入耳式耳机、笔记本电脑等,并于2024年12月28日起,所以销往欧盟的以上13类电子产品,都需要满足欧盟Common Charger的三大要求。
即使是早已进入欧盟市场的老型号产品,在日期后也需要满足指令要求才能够在欧洲市场继续销售;另外关于笔记本这一类的产品,指令生效日期有所宽限,将会在2026年4月28日后执行。
魏明还特别提到了,受影响的音频产品仅有头戴式耳机、带麦克风的头戴式耳机、便携式音箱、入耳式耳机几款品类,无需充电的有线耳机不在指令范围之内;并且最近大火的OWS开放式耳机,因为同样属于无线耳机一类,因此同样处在指令生效范围内。
在Common Charger指令第三条关于解绑充电器这一项,对产品的手册及外包装提出了要求。要求具体可以分为两点,首先是应该在外包装标识出产品是否标配充电器,并且外包装与用户手册都应标识出PD快充的规格,在销售时的价格标签旁展示,标识宽度应不小于7mm;还需要拥有充电能力图标标识,宽度同样不小于7mm
其次则是关于用户手册的规定,产品支持USB PD这种快充模式或其它快充协议,同样需要表明;也同样需要有充电能力的图标,宽度不小于7mm,在充电能力图标当中XX为可充电的最小功率,YY为支持的最大充电功率。
引发测试规范改革,新规变化带来新标准
Common Charger主要围绕两个指令进行,即EN IEC 62680-1-3:2022以及EN IEC 62680-1-2:2022。其中EN IEC 62680-1-3:2022这一标准其实是直接引用的USB协会的type C线缆和连接器的规范,因此采用Type-C协议的手机、无线充耳机、头戴式耳机等产品,都需要分别针对整机进行Type-C功能测试规范,以及针对连接器单体进行Type-C和连接器测试规范。
而EN IEC 62680-1-2:2022则是引用的USB PD快充的规范,如果产品整机在以上基础上还另外支持PD快充,那么也需要进行EN IEC 62680-1-2:2022相关测试,这些测试主要是仅针对整机进行,对功率方面、协议方面等信息进行规格验证。
以上为EN IEC 62680-1-3、EN IEC 62680-1-2两项标准的具体介绍。
魏明以音频产品为例,将Common Charger产品合规的要求进行了简单总结,其一为音频产品使用的Type-C母座连接器要满足62680-1-3的相关的要求;其二是耳机产品的整机,要进行要满足EN IEC 62680-1-3,也就是type C这些协议相关的功能;第三,如果耳机支持快充功能,则需要满足EN IEC 62680-1-2 PD相关的要求。以上三点是必须要满足的合规之一。
第四点则是今天所讲的Common Charger(CE-RED指令),它对于搭配的USB充电器没有直接要求,而是更关注ERP能效指令,即关注充电器能效、安全、供电能力相关的要求;第五点关于产品搭配出售的USB-C线缆,CE RED指令并没有关于线缆C to C或A to C的要求,但客户可自愿委托实验室按EN IEC 62680-1-3标准进行测试,确保与耳机保证同一品质,这便是产品高质量、高品质的体验。
在EN IEC 62680-1-2/1-3测试内容中,魏明简单举了一个PD Device的例子,可简单把它理解为支持PD快充模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,在关于EN IEC 62680-1-3这部分,产品需要进行Type-C协议方面的测试,而产品连接器方面的测试,则需要分成直流电气性能、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三大块。
Common Charger新规推进连接器统一
关于Common Chager指令当中对于连接器的要求,使用Type-C母座连接器的设计,必须满足EN IEC 62680-1-3中的要求,即Type-C母座只能是24pin或16pin的设计,其它设计不能满足要求;另外关于EMC接地回路,要采用以下6种允许的设计,才能够满足要求,拿到欧盟的认证。
以上为6种合规的Type-C母座EMC设计。
相关问题解答
哪些音频产品需要做RED认证,哪些需要增加Common Charger认证?魏明从产品分类一一做了解答,如果产品是字面上符合13类产品,比如无线耳机、头戴式耳机等,或是如前文提到的开放式耳机,因同样属于这类无线可充电的耳机,所以都满足这个要求。
如果不能从字面上判断,可从以下几点入手:第一,判断是否具有无线通信功能,有线耳机、有线鼠标、有线键盘等都不在这一类当中;第二是判断其是否是便携式电子设备,判断的标准为是否内置有可充电电池,无论是否可拆卸,而五号电池等干电池产品便不符合要求。
当然也有部分特殊领域的设备不在认证范围之内,比如智能手表,因为其大多支持无线充电或特殊磁吸式充电,Type-C接口不适用,因此指令中也特别提出,智能手表不在认证范围当中。
以上为魏明先生收集到的,近期关于欧盟认证的厂商疑问及回答,可为对Common Chager指令规范有要求的厂商朋友提供参考。
目前的Common Charger指令都不是针对充电器本身的,关于充电器的指令势必会在晚些时候跟进,根据内部信息透露,欧盟关于ERP的修订指令还在制定当中,其所定义的EPS,即小功率充电器,除了使用Type-C接口外,还可以保留原来的Type-A接口,同时也是可选支持PD快充功能,这一关于充电器的指令大概会在今年上半年推出。
最后魏明也是向与会观众介绍了CAICT泰尔终端实验室,作为USB协会授权的认证实验室,已获得EN IEC 62680-1-2与EN IEC 62680-1-3检测能力的CNAS认可。泰尔终端实验室自22年底欧盟发布Common Chager修订指令后便持续关注,目前已和手机及相关的厂商进行了紧密的合作,包括为厂商进行部分预测试、指令相关要求的了解与科普等等,目前泰尔终端实验室已经为该手机厂商拿到了国内的第一份欧盟RED指令Common Charger证书。
直播最后魏明谈到,欧盟Common Chager指令当中的13类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音频产品,在今年年底之后,产品要出口到欧盟需要面临着指令相关的测试,此次分享希望能让更多的音频厂商了解指令的相关认证信息,灵活更新产品,让更多的音频产品可顺利的“走出去”。